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中心动态 |
·
全面落实“素养提升计划”,助推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发布时间: 2013-06-20  作者:

点击查看原图

“在一年的上岗培训活动中,我实现了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系统地培养了自己的教学责任意识、教学方法意识、教学态度意识,认识到教师这个职业的光荣神圣性。总之,上岗培训活动为我们成功走上讲台,做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这是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王庆忠在参加完青年教师上岗培训后的感触。为帮助新教师尽快适应教学工作,学校要求新教师必须参加为期一年的上岗培训且通过考核之后,才有资格独立承担教学任务,这是学校提升青年教师教学素养的四项制度之一。

近年来,我校青年教师在师资队伍中所占比例急剧增加,35岁以下青年教师的比例已达到48%,在学校人才培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支撑作用。然而,青年教师普遍面临着教育学理论知识不足、教学基本功训练不够、工程实践经验缺乏等突出问题,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为此,学校于2012年专门出台了“青年教师教学素养提升计划”,构建了由上岗培训制、助教制、教学比赛制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制等四项培养制度组成、独具特色、系统完善的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体系。

一年来,学校有54位青年教师经过上岗培训制及助教制的系统培训,62位青年教师参加学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10余位青年教师得到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制的锻炼。“青年教师教学素养提升计划”的实施,得到了广大教学院部及青年教师的认可,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实施上岗培训制,系统培养青年教师教学基本能力

学校自2008年开始组织对青年教师实行上岗培训,帮助新教师尽快掌握必备的业务知识和教学技能。上岗培训制是在原有上岗培训活动的基础上完善形成的,培训形式包括专题讲座、课堂观摩、课堂点评、教案展评、座谈交流等多种方式,培训内容涉及教育教学理论、师德修养、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研究、职业生涯规划等各个方面。目前,全校共有6312位青年教师完成了系统化的培训,在教学能力方面得到了较大的锻炼和提升。

在学校组织的本期上岗培训总结会上,青年教师对上岗培训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何亚文认为:“一年的上岗培训日程紧凑、合理,内容覆盖全面,通过上岗培训使我深刻理解了教师工作的重要意义,切身感受到学校对本科教学以及对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视;让我对教学工作有了更多的思考,对学生有了更深的爱,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了更多的认识;让我意识到作为一名青年教师,要不断培养自己优良的思想政治素质,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化学工程学院吴文婷总结道:“一年前,我对如何成为一名合格教师感到很茫然;一年后,通过参加上岗培训活动使我开阔了眼界,拓展了知识,进一步认识到教师这一职业的特殊性,更加坚定了我搞好教学、科研工作的信心。” 文学院赵慧感触道:“经过一年的上岗培训,我完成了身份和心理的转变,认识到了一名大学教师应该具有的素质和品德;在教学业务上,我学会了教育教学理论的基础知识,掌握了教学基本技能与策略,认识到教学方法和授课艺术的重要性,为我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教师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二)实行助教制,帮助青年教师尽快熟悉教学工作

学校为每位新引进的青年教师配备指导教师,进行2年的全面指导,以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帮助青年教师尽快熟悉教学工作。助教期内,要求青年教师达到“六个一”的要求:跟随指导教师进行一门本科课程的全程听课;协助指导教师承担一门课程的教学辅助工作;精读一本专业外文教材;参加一项教改项目;发表一篇教学论文;参与指导一项学生竞赛。为确保助教制的实施效果,各学院不仅选派了经验丰富、教学效果优秀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而且在一年助教期结束时,组织对青年教师的助教工作及其指导教师的指导工作进行了全面考核。

各学院结合自身实际,丰富了学校“助教制”内容,为青年教师制定了科学、系统的培养计划。如理学院为加强对新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指导,建立为期三年的教学导师培养模式,要求指导教师全面负责新教师的教学能力培养,不仅帮助青年教师通过学校组织的试讲,而且要继续指导其日后的教学工作,“扶”其站稳讲台。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修订了《青年教师教学培养规定》,通过填写由青年教师、指导教师和系主任共同签字的培养任务书,明确青年教师的年度工作任务和年终考核目标;并专门出台了《教学指导教师制度》,进一步明确了指导教师的责任、权利及考核要求,督促指导教师做好“传、帮、带”工作。

在谈到这一年如何帮扶青年教师时,机电工程学院崔学政教授说:“作为一名指导教师,我要求青年教师必须跟随我听课、答疑,熟悉各教学环节。让她观察我的演讲风格与讲课技法,做好听课笔记,包括课程内容与讲课方法的评价和总结。学生作业中集中出现的问题,由她在课堂上讲解,示范解题步骤。为她选择相对简单好讲些的内容,让她写出讲稿,反复演练试讲;以身示范演练课堂授课技巧与方法,还有声音的抑扬顿挫、形体语言的把握,如何进行课堂提问,如何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何活跃课堂气氛等。”

青年教师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教学基本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张欣这样感触:“一年的助教工作,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和宝贵的经验,也明白了作为一名合格教师的责任和义务。我跟随于佐军老师做了《自动控制原理》、《现代控制理论》这两门课的助教。于老师的教学风格生动形象、旁征博引,讲课内容承上启下,通过简洁的PPT展示,清晰地表达理论概念,通过举很多实际中的例子来说明问题并引发同学们的思考。在于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下,我意识到教师授课不仅要清晰地阐述书本中的知识,还要尽可能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学会在课堂上调动同学的学习积极性。”

(三)实行教学比赛制,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

为加强青年教师的教学交流,促进青年教师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水平,改善教学效果,学校早在1990年开始每两年组织一次青年教师讲课比赛。“青年教师素养提升计划”中的“教学比赛制”,改变了传统的仅靠讲课决定比赛成绩的做法,比赛分为预赛和决赛两个阶段,并设置了教案展评、说课、讲课三个比赛环节。教学比赛每年组织一次,要求35岁及以下且高校教龄不满三年的青年教师必须参赛一次,否则不能参评高一级职称;参赛教师的获奖情况不仅纳入年度教学工作业绩考核,而且在职称评审、教学评优时作为应用。在2012年学校组织的首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中,全校有62名青年教师积极参加,16名教师进入决赛并获奖。

教学比赛的组织过程较好地实现了 “以赛带训,以赛带教”的目的,很多参赛教师反映:“自己参加比赛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教学实践、交流、反思、提升的过程,它有效地增进了不同学科专业青年教师之间的交流学习,促进了自身教学能力的快速提升。”2012年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获得者、经济管理学院青年老师李辉感触道:“教学比赛对于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升有着很大的帮助。首先,这是一次自我学习、自我修炼的机会,是对前期青年教师上岗培训所学知识的一种实践,也是对已有教学过程的高度凝练。从课程选择、到教案准备、课程构思,再到板书设计和课件制作,你会不由自主的注意到教学基本功的训练、课堂节奏的掌控、课堂气氛的把握、授课语言的锤炼等多方面的问题。其次,这也是向专家、前辈、同行请教和学习的机会。从报名参赛,到初赛、复赛,整个过程中,领导和同事们都给予极大的关注和支持。学院为此组织了多次试讲,请专家、前辈和同行给我们把关、指导。参赛老师也会有意识地多向同行请教。比赛时学院还组织了青年教师现场观摩。这种交流和学习不仅有利于参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而且有利于更多青年教师教学素养的提升。可以说,这样的经历对青年教师整个职业生涯的发展都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四)探索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制,增强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为丰富青年教师工程实践经验,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学校积极推进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制的有效实施。学校要求40岁以下工科专业的青年教师须在入校后三年内参加半年至一年的工程实践能力锻炼,并将工程实践考核结果作为职称评定、岗位聘用等方面的重要依据。计划实施以来,有多位青年教师到国内外著名企业或科研创新基地工作学习、合作研发或挂职锻炼,如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青年教师李斌赴青岛中德生态园管委会规划建设部挂职锻炼、机电工程学院青年教师王明达赴黄岛石化产业循环经济区建设指挥部锻炼、经济管理学院青年教师刘福东赴中海石油化工进出口公司挂职高级会计经理等。

经济管理学院制定了优秀青年教师企业挂职锻炼计划。从200911月到20136月,学院分7批共派出了17名青年教师,挂职去向从最初的校办企业,扩大到知名的民营企业和政府部门,实现了挂职单位的多元化。学院专门制定挂职锻炼制度,要求挂职教师为企业或政府部门中层以上领导讲一堂培训课,做一项专题研究,离开时解决一个实际问题。2011年,学院建立了资助青年教师赴企业调研制度,从院基金筹资10万元,设立10个调研项目,资助20余名青年教师赴企业调研,充分调动了青年教师参加工程实践锻炼的积极性。

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制不仅提高了教师的实践能力,而且拓展了教师的视野,增强了教师的综合素质。机电工程学院青年教师王明达在参加完黄岛石化产业循环经济区建设指挥部挂职锻炼后说:“挂职期间,我被安排在综合管理办公室,先后参与了园区发展规划报告的调研、某化工企业安全环评公示的筹备等工作,同时利用专业知识,在企业内部做了多次技术交流报告,并对园区发展规划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经过半年的锻炼,我感到这种工程实践挂职锻炼形式对缺少现场工作经验的青年教师来说意义非凡,收获颇丰,丰富了我们青年教师的工程知识、积累了经验、开阔了眼界、增长了才干,对个人、学校的发展及提高挂职单位的技术工作水平都有益处。”

结束语:

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中最富朝气、最具创新潜质的生力军,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培养是教育教学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它关系着人才的培养,关系着高校未来的发展。“青年教师教学素养提升计划”的实施,使青年教师的培训培养实现了常态化、制度化、系统化、个性化,它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成才搭建了发展平台,为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重要保障。

青年教师教学素养的提升是一项系统工程,今后我们应着眼于青年教师教学发展与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凝聚学校、学院、教师三方合力,不断完善培养机制,丰富培养内容,创新培养方式,努力探索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化、个性化成长的新模式与新途径。

 

 

 

版权所有: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教学质量评估中心
地址:青岛市黄岛区长江西路66号 邮编:266580